聽,省兩會上這些宜興聲音~ |
已閱:2658次 發布時間:2017-02-10
![]()
省人大代表 沈建 “今年春節前,宜興被省委省政府列為省生態保護引領區,宜興有責任在環境治理、生態保護上確立更高追求,取得更大成效。”沈建代表說,貫徹落實省“兩會”精神,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,宜興將以落實“兩減六治三提升”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,更大力度推進治太保源、產業整治、綜合治理等系列工程,全力以赴打造全省生態保護引領區。 沈建說,宜興地處太湖上游、流域下游,擁有48公里太湖岸線,境內有9條省定主要入湖河道,年均入湖水量占太湖西線近2/3,在治太工作上,使命特殊、責任重大。下階段,宜興將堅持源頭治理抓“兩減”,尤其是要深入開展化工企業專項整治行動,通過關停一批、轉移一批、升級一批、重組一批,堅決淘汰落后化工產能,對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落后,達不到安全和環保要求的化工企業,在全市域特別是太湖一級保護區內的,堅決予以淘汰。 入湖河道水質直接影響太湖水環境質量。沈建說,宜興將在繼續抓好去年無錫市定13條河道結轉工程的基礎上,加快推進新一輪14條河道的整治工程;圍繞黑臭水體治理,對前幾年村莊環境整治成效開展“回頭看”,堅持岸上水中聯動共治,健全河道保潔長效機制,推動水岸長治久潔;強勢推進全市域特別是太湖一級保護區內生活污水截污納管,用兩年時間,投入35億元,全面實現城鎮污水應納盡納、農村污水治理全覆蓋,不讓城鄉生活污水進入入湖河道和太湖水域。“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牢固樹立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’的綠色發展理念,生態資源稟賦優越的宜興理應守護好綠水青山,營造全民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園”。 省人大代表 包濤芳 “不瞞大家,去年夏天汛期我自己家進水也有十多天。”包濤芳在討論中一開口就與“水”有關,她說起了2016年抗洪時的情況,也把宜興的地理位置、上游來水的立方米數、太湖水位、水利工程規模等情況娓娓道來,并拋出自己的觀點:流域性工程建設,要大干快上。 “充分發揮流域的功能,這對抗洪、治太都很重要。”包濤芳最關注的是省政府工作報告里,農業、水利、生態方面的內容。她說,防汛抗洪需要流域性的調度,因此建議加快流域性工程的建設,統一規劃、統一調度,同時注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,形成治水的合力,緩解防洪壓力。 “還有一條,就是農業保險的力度要加強。”包濤芳和農戶打交道時發現,洪水過后,養魚蝦蟹的農戶有時候真的是“顆粒無收”,一下子幾年的心血付之東流;有的人桃樹種了三、五年,一場大水就淹掉了。“農業保險是有的,但標準不高。”包濤芳建議,要進一步加強農業保險的保障作用,在投保標準、受益范圍、理賠力度等方面更符合農業發展的實際。 省政協委員 蔣東良 “您的快遞中午十二點到,如方便請您把家中的垃圾放在門口,我順便把它帶走!”這是快遞員的服務創新。作為企業家委員,我常常提示自己,用過去成功的經驗指導現在的自己走向未來是危險的。過去成功,現在、未來不一定能成功,一定要理念創新,思維創新,特別是要改變自己固有的習性顯得尤其重要。 為提升企業創新質量,建議政府建立“好企業”的標準(稅收,就業,質量,節能科技,公益),創新考核體系,讓企業圍繞正確的方向去實現價值。不論企業性質、類型,運用大數據提升全省企業健康發展(民營企業,公平),培育更多的百年企業。 我認為企業只要為客戶創造價值,為員工構建平臺,為社會謀求福祉,一定能成百年企業。同時建議有些企業扶持政策,采用后扶持的模式讓市場來檢驗創新的有效性。 『關閉本窗口』
|
|